认真贯彻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加快推动中国电影繁荣发展
编辑:佚名 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更新于:2017-4-18 阅读:
做大做强电影市场。繁荣而充满活力的市场是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志。虽然我国自2010年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,2016年年底电影银幕数已位居全球第一,但短板依然存在,如采用高工业规格和技术标准的影片数量仍然稀少,中小成本影片销路不畅,部分区域影院覆盖不足,人均票房及观影次数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,电影收入结构单一等。贯彻实施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,做大做强电影市场,要推动电影科研创新,助推国产大片的创作生产;用好用足财税、金融扶持政策,完善电影投融资体制,降低市场风险;科学规划影院建设,有效扩大人口覆盖,夯实产业基础;鼓励开发衍生业务,创新回收模式,丰富收入来源,多措并举,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在现有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。 培育扶持电影企业。强大的产业离不开优秀的企业,必须着力打造一批世界领先的中国电影企业。要继续推进国有电影企业特别是国有龙头企业的深度改革,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在整体产业格局中担纲领军角色。要一如既往地扶持优秀民营电影企业,在准入制度和产业政策的落实方面一视同仁。要鼓励差异化、特色化经营,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,鼓励电影企业之间开展并购重组。优秀的企业需要杰出的经营管理人才,要将企业家和经理人的培养一并纳入电影人才扶持计划。 三、简政放权,规范秩序,营造良好产业环境 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,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,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规范、引导、扶持和保障作用。简而言之,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,告别“办电影”的角色,更好地履行“管电影”的职能。 简政放权是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的重要亮点,也是今后推动电影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。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取消了多项行政审批项目,还将多项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行使的权限,下放到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。为了贯彻法律规定,优化行政服务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于今年2月27日正式发出通知,取消摄制电影许可证和摄制电影许可证(单片),不再单独发放电影技术合格证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从行业全局出发,密切关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产业融合与创新,认真研究新业态的规律与可能影响,在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规定的制度框架内,积极探索、审慎监管,为电影产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。 引导形成统一开放、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,是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提出的明确要求。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在减少审批项目、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,注重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,有效规范市场秩序,引导形成统一开放、公平竞争的产业发展环境。针对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按照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的规定,加大打击力度,推动市场规范。一是严格执行票务软件产品标准,实行退出机制,强力封堵票房“截流、篡改”软件。二是严格规范影院经营行为,严厉整治偷漏瞒报票房收入、虚假排场、注水票房等现象,同时强化院线的经营管理责任。三是严格规范互联网售票行为,电商须切实履行票纸兑换、票价标识、合规预售等责任。四是保护电影版权,依法防范、打击盗录盗播,进一步推动数字电影水印检测技术的应用,指导影院行使反盗录权力,堵塞管理漏洞。2017年,将重点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,解决我国电影院线数量过多,小、散、乱现象突出,经营缺乏差异化,亟待进行整合的问题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