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最需要的三种创造极致影视场景的方法
编辑:佚名 来源:专业影视展播平台 更新于:2018-1-9 阅读:
场景的密度决定故事的推进速度。
影视故事是线性艺术,每一秒钟,每一分钟都宝贵,都不能没有目的性予以浪费。平均场景超时的故事,密度必然会降低,平均超过五分钟一个场景的故事,就好像“老牛拉破车”,令观众无法忍受。
我们的家庭剧,每集注水量大的惊人,车轱辘话扯淡情节比比皆是,越做越没出路。每集5——7个场景的情况是常见情况,所以不好看。网剧《盗墓笔记》第一集一出,观众哗然。虽然整集都是追逐动作,但借进分钟下来,观众发现只有5场戏,还是“老牛破车”!
场景象一间房子,里面不能空。必须一层层设计可表演级别的精彩戏剧冲突。几个系列的冲突设计,让场景获得了截面进入点的飒气,也能收获向下一场戏转化的钩子。空房间意思就是场景内冲突稀释,只能用招牌式的状态、情绪或者没有戏剧意义的车轱辘话来填充。所有文艺片,大都是因为房间空,挡住了观众兴趣。
所以总结而言得到了以下6条:
① 最小的戏剧冲突单位是单个戏剧动作,戏是顶着写出来的,不是老太太喝稀粥顺出来的;
② 场景内要有几个冲突系列(冲突力),丰富张力,制造微小变化;
③ 场景是基础戏剧单元;
④ 场景之上是场景序列,2——5场戏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冲突方向和趣味;
⑤ 幕结构其实就是几个场景序列组成的段落变化,要让观众明确感受围绕主人公命运的价值变化;
⑥ 3幕或4幕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情况非常常见。
2、主人公命运与观众的“同一性”
成功的影视故事,主人公是核心,是重中之重。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影视故事吸引观众兴趣的认识,最有价值的三个字叫做“同一性”,是已故的南加州大戏剧电影学教授霍华德劳逊发明的词。
所谓同一性,就是说故事要有一股从头到尾抓住观众的“劲儿”,一口气不能断,始终抓住观众兴趣。
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,都会允许以精彩场景方式在开始的时候对人物进行铺垫,引发观众对这个卓尔不群的人物身上会发生什么兴趣浓厚,充满预期。然后,你就可以通过一个刺破点(激励事件)设计来打开推进过程,这个起点对于主人公来说,直接具有(对观众直给的方式)两难选择的味道最好,实在不行暗含(后面的情节发展会证明)两难也可以。
举例《老炮儿》
铺垫戏精彩。“教训小偷”、“教孩子叫人”、“帮哥们摆平城管刁难”、“找话匣子”“救闷三”几场戏让冯小刚立起来了,然后儿子遇到事,需要他这个“过气英雄”来解决问题,起点来了。起点里两难特征是分明的:儿子的事必须管;时代变了没能力管。冯小刚的选择是:管!故事在主人公的两难中精彩开场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