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电影好莱坞“依赖症”
编辑:佚名 来源:经济观察网 更新于:2017-5-2 阅读:
“从今年前几个月申报数量上来看,今年合拍片的数量不会少于去年,有望小幅增长。”苗晓天透露,从数量上看,合拍片的数量在2015年迎来飞跃。据其数据,2015年之前,一般是每年40多部;2015年达到66部;到2016年,达到71部。
“我相信未来中外合拍电影的发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,不仅在投资规模上,而且在影片的类型上也会趋于多样化。”苗晓天认为,不同的国家文化、观影习惯、叙事方式都不同,很难做到同时取悦两国。还是应该更加专注地按照自己的逻辑讲故事。
哪吒影业的杨诚看好未来的融合趋势,合拍片将成为治愈“好莱坞依赖者”的一种可能性。“但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是非常少,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是在故事层面就兼顾两国的认知,人物也可能是横跨两个国家的,资金构成和主创的构成也是两个国家相当的。现在所谓的合拍片是中国人投美国电影,或者国外的钱来投中国电影。”
华谊兄弟(300027,股吧)副总裁叶宁则呼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合拍片,“中国观众是能理解好电影的,所以对电影大师们来说,只要讲好故事就行,不是一定要完全偏向中国文化,要相信情感和人性是共通的。”叶宁说。
“好莱坞的制片方一向对于剧本非常坚持,如果他们真对中国感兴趣,更应该坚持沉入本地市场,不一定非要拍一部外国的英语电影。双方也可以进行中文片的合作拍摄,将中国本土故事讲好,再进军海外市场。”长期从事中美电影金融的美国华美银行执行副总裁Bennett Pozil赞同叶宁的观点。
拍电影提倡商业主旋律的于冬,面对资本出海问题更是义正言辞:“应该制作更所好的内容吸引外资投我们,而不是把自己的钱拿给别人输血。”,但他并不反对,符合业务需求的资本溢出,制作、发行、经纪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