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0_500px;
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业界动态

北京国际电影节为中国电影打造“国际网络”

编辑:佚名 来源:北京青年报 更新于:2017-4-4 阅读:

  创作内容是电影的灵魂,这条规律不只适用于中国,也适用于好莱坞。2016年好莱坞的暑期档,由于续集电影过多——《美国队长3》、《海底总动员2》、《谍影重重5》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,北美票房排名前十电影的平均票房从去年的 2.83 亿美元下滑到 2.35 亿美元,降幅接近 17%。票房总量也不尽如人意,根据BoxOffice Mojo统计数据,今年夏季(5月6日至9月5日)北美票房收入42.6亿美元,比去年下跌4.5%。由此来看,创意缺失定会造成票房下滑困境,中外影市概莫能外。

  中国电影进入了“内容驱动”时代,电影之所以被尊为电影艺术而不是电影商品,是因为它有情怀,有创作者自己的表达,如此让一部电影作品变得与众不同,变得别有意趣。而这些,要求创作者不能着急,要在电影中润物细无声地表现出来的。而每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都成为了电影行业的风向标,邀请全球影人参加主体活动——“中外电影合作论坛”,从产业的角度为中国电影出谋划策,而全球电影人也因此骄傲地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崛起的见证者。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因此成为了具有“国际水平、中国特色、北京风格”的世界文化交流品牌。

  北京国际电影节助力中国电影新浪潮

  随着中国电影与海外的接轨与融入,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盛事的重要一环,为电影人架设“国际网络”,营造中国电影的“新浪潮”。难怪此次电影节,一些外国影人的目的很直接,就是在北京找到灵感,找到成长的感觉,滋养自己的电影事业。可以说,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发展最好的年代诞生恰逢其时,因此注定会成为跻身国际最具影响力电影节之一。

 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,电影产业的发展亦受益颇多。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《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,第一次将电影产业提升至战略高度。近年来,政府各职能部门陆续颁布扶持电影和院线行业发展的诸多优惠政策,其中包括:将电影产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;按国产片票房分档执行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先征后返政策;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;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,实行梗概公示等。在政策扶持与简政放权的背景下,我国电影产业将获得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,产业规模将持续提升。

  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更是对电影创作、摄制,电影发行、放映,电影产业支持、保障,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,将从根本上解决电影市场的内容、技术、人才瓶颈等问题,国内市场可以合理利用好莱坞资源,并加码人才培养、孵化精品IP。
12345

上篇:

下篇:

    关于我们    |    新闻中心    |    出版发行    |    艺术家推荐    |    新品推荐    |    资源下载    |    出版目录    |    在线试听    |    读者互动    |    合作伙伴    |    联系我们